系史纪要(三)

1992

林徐典教授荣休。曾在80年代两度代理主任职务的陈荣照副教授正式继任系主任,带领中文系迈入一个更国际化的时代。

1992年林徐典教授荣休与陈主任交接仪式。

中文系同学会正式成立。

1993年中秋节庆祝活动。

 

1993

李金生先生接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一职。

 

1994

进入1990年代,中文系的师资阵容更显国际化。以1994年为例,当时讲师以上的教师共有24人,而其中16人的最高学位来自海外大学。其中又以从美国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人数居冠。其它学位来自澳洲、台湾、英国、中国大陆、香港等地的杰出学府。中文系在这时期也礼聘多位蜚声国际的学者前来担任客座教授,有助于提升我系的学术水平,更令我系师生受益匪浅。前后受邀前来的著名教授包括袁行霈、金启华、李家树、谭家健、叶嘉莹、郑文贞、漆侠、吴小林、戴琏璋、罗宗强、李临定、詹伯慧、刘家和等。

11月,汉学研究中心宣告成立。该中心旨在丰硕中文系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各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促进东南亚华社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工作,使新加坡国立大学成为本区域汉学研究的重镇。该中心主任由系主任陈荣照副教授兼任。

华语研究中心更名为华语教学中心并入中文系。

 

1995

8 月,汉学研究中心与河南洛阳国际汉诗协会联合举办“诗词欣赏与研究的世界”国际研讨会。

1995年汉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发布与接受赠书仪式。

为配合1994/95学年的学制改革,中文系课程也作了相应调整。新增的课程单元以汉语居多。

 

1996

为帮助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和对文化的兴趣,同时也为了使高中生能接触了解中文系,我系开始主办常年的初级学院研讨会。

11 月,汉学研究中心与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亚洲研究会、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

 

1997

6 月,汉学研究中心主办“儒学与世界文明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港、台、美、法、俄、澳、日、越、新、马等 12 个国家及地区的 210 多位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出席会议,会上宣读论文共 120 篇。会后出版了由陈荣照副教授主编的会议论文选集《儒学与世界文明》(二卷本)。

《海峡时报》关于“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学术会议”的报道。

著名学者云集“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学术会议”,其中嘉宾还包括前部长杨荣文先生。

截至1997 年底,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藏中文图书以及已装订资料共 410922 册,订有期刊 742 中、各地中文报纸 39 种。该馆所藏以中国经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语言学、历史及哲学等图书最为丰富。馆内藏有约 1000 种中国五四时期期刊以及新马早期报刊,有多重罕见报刊如十九世纪末的新马中文日报《叻报》(1887-1932)、《星报》(1890-1898)、《槟城新报》(1895-1941) 及《天南新报》(1898-1905) 等。又,馆藏南洋各地 14 中现行华文报刊之微缩胶卷,大英博物馆斯坦因敦煌钞卷及前北平图书馆善本图书微缩胶卷。

 

1998

李焯然副教授代理主任职务。

 

2000

王润华博士荣升正教授,出掌系务。

1999年与2000年分别举办的“人性/文化与作家的对话”和“翻译与21世纪的文化交流研讨会”。

 

2001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成立语言教学中心,为非华文源流学生教授华语的华语教学中心并入其中。

汉学研究中心因文学院亚洲研究所的成立而并入其中。

中文系校友会成立,首位会长为李志贤副教授。

〈国大中文系成立校友会〉,《联合晚报》,2001年2月18日。

中文系联合八方出版社推出“东南亚华人研究丛书”系列。

八方东南亚华人丛书。

2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马的汉学研究:国大马大中文系研究状况的探讨”国际学术会议。

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举办“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历史”研讨会,参与主讲者为赵令扬教授、黄坚立副教授、梁秉赋博士、劳悦强博士。

7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举办“邵氏企业与亚洲中心国际研讨会”。

8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举办“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

为培养新加坡中学生对华文与中华文化的兴趣,提供一个锻炼华语写作的机会,同时也为了使中学生能认识了解中文系,我系和南华中学开始主办常年的学术幼苗计划,惠及所有华文特选中学。

 

2002

李焯然副教授正式担任中文系主任。

中文系联合商务印书馆推出“汉学论丛”系列。

汉学论丛。

 

2007

黄贤强副教授出任主任。

国大中文系和北京大学合办“汉语语言学”双学位硕士(研究)课程。

〈国大和北大联办汉语语言学双学位硕士课程〉,《联合早报》,2006年10月27日。

为了在研究方面整合系内师生既有的研究强项,以凸显中文系的研究特色,中文系在2007年先后成立了东南亚华人,汉语语言学,明清,和印刷及大众文化四个研究群。研究群的宗旨在于提供不同研究领域但有共同研究课题的系内师生一个钻研学术及展现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平台。研究群也经常邀请海内外学者前来演讲或座谈。各研究群每年均举办许多学术交流活动。

东南亚华人。2010年新马客家人的社会与文化研讨会。

汉语语言学。第四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

明清研究群。2012年清代理学国际研讨会。

印刷及大众文化研究群。2010年六六女士《新汇点》演讲。

为回馈社会和与公众分享中文系教师和校友的研究成果,中文系自2007年11月起,定期与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zations Museum)举办“中国风采”系列讲座。

〈国大首次和亚洲文明博物馆合办讲座 七学者开讲中国风采〉,《联合早报》,2007年11月3日。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出版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联合编辑的《新加坡宗乡会馆出版书刊目录》。

 

2008

中文系成立执行委员会,并在2008年2月1日召开第一次会议。执行委员会的主要功能在于磋商需要及时决议的问题,以及协助分担系里不同的职务。重要课题仍然需要在系务会议上复议通过。

教学方面,中文系不少课程开始融入田野考察,走出课室。田野考察的范围从新马延伸到中国境内。按不同课程的需求,考察的地点包括了闽粤两省的客家地区,潮汕地区,闽南地区(包括金门),以及泰国和越南的唐人街等。

2009年修读中国地方史课程的学生到中国闽南地区进行地方史考察。

2011年修读海外华人课程的学生到新加坡原貌馆考察。

2009年修读东南亚华人课程的学生到槟城进行田野考察。

为了固本培元,中文系在2008年和2009年之间进一步扩充汉学主修的必修课。必修课为:汉学导论,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经史子集,以及历代文选。中文系坚信如果没有踏实的古典知识作为根基,无论是文化精英的培育,还是创意思维的发挥,都只是海市蜃楼。

四库全书。

沈俊平博士接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一职。

 

2010

中国宗教研究群成立。

宗教研究群。2010年释智如博士演讲。

2011

容世诚副教授出任主任。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国大中文系除了逆流而上加强本科生的训练之外,也要顺流而下发扬我系的教育使命。

中文系在2011/12学年开设以英语授课的新加坡研究单元:“新加坡华人的日常生活:过去与现在”,并陆续推出其它一些以英语授课的课程,为非华族学生和中文水平有限的华族学生提供认识中国和海外华人世界的文化、历史、文学、语言的机会。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出版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南洋理工大学中文图书馆联合编辑的《新加坡华文文学编年目录》。

 

2012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和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合作出版《东南亚潮人研究中文资料辑录》,该书由国大中文系李志贤副教授主编,为国大中文系两届毕业班十多位同学的集体作品。

该书简介请浏览:https://www.worldscientific.com/worldscibooks/10.1142/g273

 

2013

中文系庆祝60周年系庆,举办一系列讲座,推出中文系60周年系庆特刊《薪火相传、桃李芬芳》。

60周年系庆特刊封面。

10月,苏瑞隆副教授正式代理主任职务。11月,中文系举办60周年系庆晚宴,时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祝全教授莅临盛宴。

60周年晚宴贵宾合影。

12月,中文系获赠110万元,在拟建中的文学院第八大楼(AS8)加建五楼的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在国大中文系成立雲茂潮中华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大学在12月16日正式批准命名申请。

雲茂潮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正门。

雲茂潮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内景。

截至 2013 年 6 月,新加坡中文图书馆的中文图书与日文图书已经达到 66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从1980年的28万6千余册翻倍增长到59万余册。

 

2014

4月,古典文学与思想研究群成立。是为国大中文系的第六个研究群。

古典文学与思想研究群首场活动海报。

 

2015

1月,丁荷生教授出任国大中文系主任一职。

(图片来源: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160809-652069

 

2016

7月,国大中文系告别文学院第七大楼(AS7),搬迁至新落成的第八大楼(AS8)。

AS8大楼外观。

中文系位于AS8五楼。

8月,新的修课型硕士课程 MA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开课,第一届学生31人。

12 月,雲茂潮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开幕。典礼主宾为时任总理公署兼人力部政务部长的校友,陈振泉先生;国大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亦莅临典礼,共襄盛举。中心第一任主任是李焯然老师。中心也同时主办了为期两天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研讨会。

雲茂潮中心开幕典礼。

 

2017

8月,为提高行政效率,国大中文系和日本研究学科的行政团队合并。


中文系行政办公室。

 

2019

8月,国大中文系在新学年推出“中文系入学奖学金”,供中文系新生申请。奖学金金额为一万元。

 

2020

8月,修课型硕士课程 MA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学生人数突破百人。

因为冠病疫情的关系,2020学年的第一学期全面改成线上授课。

 

2021

1月,大学开始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混合教学模式。

6月,随着最后两名同学毕业,自1991年起创办了30年的修课型硕士课程 MA by Coursework (Chinese Studies) 正式结束。

随着最后一名同学毕业,国大中文系不再有学生参与国大—北大双学位硕士课程。同时,国大中文系正式向北京大学提出终止该合作项目。

8月,国大中文系在新学年推出“中文系主修奖学金”,取代原有的“入学奖学金”。奖学金供所有主修汉学或汉语的学生申请。奖学金金额按学生主修情况,从一万到两万元不等。中文系目前提供的奖学金及奖项请参阅:https://fass.nus.edu.sg/cs/academic-awards/

中文系现有奖学金及奖项。

 

2022

1月,王昌伟教授出任国大中文系主任一职。

翻译学研究群成立。是为国大中文系的第七个研究群。

翻译学首场讲座视频截图。

6月,李焯然老师荣休。大学特授“荣誉学者”(Honorary Fellow)名衔。

李焯然老师荣休。

8月,国大中文系正式推出口译(interpretation)副修,和原翻译(translation)副修并行。

 

2023

1月,大学课程全面恢复线下面授。

部分课程户外教学,授课型硕士课程MA(CCL)境外考察。

2月,国大中文系庆祝70周年系庆,系庆系列活动海报于2月20日公布。

70周年系庆系列活动海报。

系庆活动由校友牛津大学“邵逸夫汉学讲座教授”陈靝沅为是年的“雲茂潮中华文化讲座”演讲拉开序幕。其他系庆讲座详情请见海报。

陈靝沅教授回新演讲。

3月4日,国大中文系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华文教育学会,合办座谈会,带动社会公众重视和讨论面对新科技、新社会的新加坡华文教育。

座谈会部分嘉宾合影。

系主任王昌伟教授发言。

6月,修课型硕士课程 MA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首次为应届毕业生颁发最佳表现奖(Outstanding Performance Medal and Prize)和杰出表现奖(Outstanding Award)。

7月,因疫情原因中断的中文系毕业茶会在文学院LT9恢复举办,我系部分老师、毕业生和其亲友共100余人参加。图为出席毕业茶会的部分师生合影。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al3 preset

2023毕业茶会合影。

8月,为响应终生学习的国策,修课型硕士课程 MA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首次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国大校友、国大中文系校友,以及教育部/自主学校全职中文教师提供高达25%的学费优惠。详情请浏览:https://fass.nus.edu.sg/cs/masters-coursework/

9月23日,国大中文系举办70周年系庆晚宴,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莅临盛宴。中文系同时推出70周年志庆特刊和系史网站(请浏览:https://blog.nus.edu.sg/nuschinesestudies/ )

70周年系庆晚宴请帖。

70周年特刊封面。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