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华校友访谈

潘秋华(国大中文系第二十届毕业生):曾任副总指挥官(地面行动),机场指挥处,移民与关卡局

 

从小就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潘秋华先生,在兄长潘秋平(国大中文系第十三届毕业生,现任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的“耳濡目染”下,也报读了中文系。

回忆起在中文系上课的时光,让他记忆深刻的三位老师分别为:刘宏老师(目前为南洋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苏瑞隆老师以及苏新鋈老师。刘宏老师当时执教的“海外华人”这门课,对正在求学的潘先生而言,是一门“新课”,且“与一般传统中文系的课很不同”。刘老师采取了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从历史性 (historicity) 和跨国性 (transnationality) 的角度带学生去认识“跨界中国”(Transnational China), 从中让潘先生能够在一个大框架上去更深入地了解海外华人之间的跨国网络与其共生以及互动。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潘先生获得的并不单是课程方面的知识,而是“在普遍上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整体研究的角度,都受到了新的启发”。

苏瑞隆老师、苏新鋈老师,两位分别为文学与哲学领域的专家,也给潘先生的求学生涯带来了许多新色彩。“《离骚》的‘香草美人’传统,这是我上苏老师的课,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以花草比喻男女,以求爱比喻事君,当时对潘先生而言,这些“都是十分有趣的内容”。当然,之后上苏新鋈老师的哲学史和关于儒家思想方面的课,感受自然很不同。“内圣外王”、“牟宗三”、“性善”、“致良知”,这些都是回忆起苏新鋈老师的课时,潘先生随口而出的一些“术语”,但将他们串联起来,则是潘先生当年上课时的一幅美丽图景。“苏新鋈老师能够把很复杂的概念,说的很简单……不,不是简单,是深入浅出”,虽然这些内容与概念还是很深奥,但“经过苏老师的讲解,这些内容变的更容易理解”。经过了几位老师的熏陶与栽培,无疑的,这也使他在中文系的求学生涯获益良多。

任职于移民与关卡局的潘先生,虽同意本地整体的华文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却也认为应“持着乐观的态度往前看”。念荣誉班时,师从刘宏教授的他,研究的即是“文化认同”的课题(论文题目为〈新加坡华人英校生的文化认同〉)。在他看来,尤其是当今,文化认同对于新加坡特有的华族文化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中文系的使命,潘先生首先认为她在于“培养一群底子好,对中文有兴趣的人”,即他所谓“在金字塔塔顶的人”,给他们进一步提高华文水平的机会。接着,她应该是一个“帮助那些在金字塔塔顶下的人,提高对于华文华语的认识的平台”,因此得以渐进的形式,因材施教。最后,在谈及中文系即将开办更多英文授课的单元时,潘先生给予了赞同,并认为这同时也为“不是主修中文系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触平台”。

“如果问我‘中文系到底教了你什么?’那我觉得主要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同时提供了我一个发觉新知识的平台。所谓学无止尽,只有对于这个领域具有兴趣与热忱,才能克服种种困难。”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