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仲贤校友访谈

谢仲贤(国大中文系第十四届毕业生):部门署长,人力

 

从小就对中文情有独钟,并在中文的世界里找到自己发挥空间的谢仲贤,于1995年毕业于国立大学中文系。毕业自淡马锡初级学院的她,老早就下定决心要报读中文系,从不曾动摇,因为中文向来是她的强科,也是兴趣所在。

谈起在中文系的点点滴滴,谢仲贤立即想起她的论文导师萧弛教授。虽然萧教授教学时一丝不苟,但是每一次毕业论文指导时段都让谢仲贤感受到了萧老师亲切和蔼的一面。跟许多同学一样,谢仲贤上萧老师的课时总是战战兢兢,担心因为概念抽象而无法理解及回答老师的问题,但也正因要达到老师的要求,鞭策着她在课前做足准备,不敢怠惰。无疑地,她从萧老师身上学到很多,有一次也因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让她“解释何谓文学灵感”,并得到萧老师“很好”两字的嘉奖,便给予了她更大的鼓励。

如果说让谢仲贤选一门“很期待去上的课”,那则会是容世诚老师的“中国戏剧”。她说:“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好,上课时轻松活泼,实践与理论并用。”由于对理论与实践的重视,谢仲贤也在课上学到了很多新思维与理论。如今在实际生活与事业上,尤其是面对政策制定的复杂性时,这些之前所学的思考方式,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剖问题的‘软技巧’都能派上用场。

学习点滴固然难忘,但更令谢仲贤怀念的是每天在图书馆楼下的广场,与一群同样热爱中文的好友的小聚会。“记得每天大约四点多,我们就会小聚,聊天、聊功课、聊前途。当时大家都非常单纯,通过互相支持慰藉年轻人苦闷的心,这也大大促进了彼此关系。”在现今人际关系渐渐淡薄的趋势下,“当时这种时光显得非常珍贵”。

中文系毕业后,谢仲贤完成了儿时心愿,加入《联合早报》当记者,从事文字工作。之后中途转道,加入了政府部门从事制定政策、国际关系、行政管理等不同的工作,至今已十八载。虽然离开《联合早报》后“没什么机会与华文接触”,但却因为曾受过专业的华文写作训练,给予了她在事业上一定的优势。比如说,在处理跟中国相关的课题、阅读中国书函方面,她都游刃有余,之前所学的都派上了用场。因此与一般对于中文系毕业生“前途有限”的成见不同,谢仲贤倒是觉得中文系毕业生“路很宽,在很多方面其实都占有优势”,因为他们无论英语或中文都能胜任。

为了能继续和中文“打交道”,谢仲贤还为报馆写专栏,磨练笔锋,经营着自己的兴趣。从中文系获益良多,然而面对整体中文程度的不断下降,以及担心所谓的双语政策会两头不着岸,谢仲贤认为中文系应承载“推广中文”的使命感并吸引更多热爱中文的年轻人进入中文系。最重要的是学生不应该因为没其它选择,或者是基于未来要到中国发展的实际经济利益考量,才不得不报读中文系。只有真正热爱这个语言文化的学生,才会发现自己最终获得的最多。

编者按:感谢谢仲贤学姐在2023年对本文进行修订。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