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玲老师访谈速写

2023 年李子玲于 AS8 办公室

李子玲出生于新加坡的潮州家庭,父母共同经营鞋店。同哥哥姐姐就读英校不同,因为父母认为家庭最小的孩子应该接受华文教育,所以李子玲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待在华校,属于华语源流的学生。

家庭的熏陶对李子玲的双语能力影响很大。她常随父母去华文教会,用华语读圣经、唱诗歌,这些学校外的语言接触奠定了其良好的华文基础。兄姐都是英校生,家庭之间的交流多用英语和潮州话,也为李子玲提供了英语和方言的语言环境。

与大多数中文系学生不同,李子玲中学时选择了理科。从圣尼各拉女校到国家初级学院,因为成绩好,李子玲被劝说读了理科。在高中,全理的学习相当辛苦,李子玲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了英国文学。在那时,李子玲决定放弃理科,大学全部转文,但这一段理科学习的经历也对她后续研究有所助益。“其实真正懂语言学的话,发现它其实更偏理科,而不是更偏文科,所以我觉得其实蛮适合我读的。”

 

缘起翻译 兼修中英

高中会考结束后,李子玲最有兴趣的领域是翻译学,因而报考了新加坡大学的中文系。时值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前期,带着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李子玲于1978年踏入了位于武吉知马的联合校园。

大一需要确定三门修习科目,李子玲选择了中文系、英文系与经济系。当时选修部分科系的课需要参加考试,李子玲参与社会学的考试后最终放弃,因为资料太过繁多。

在中文系,李子玲选择了所有与翻译有关的课程。她上过王国璎老师用英文讲授的中国文学课,后来担任助教时帮王老师教授这门课的辅导课。对从南大来到联合校园的老师,如皮述民老师、赖炎元老师等,李子玲也很有印象,但她其实分不太清,“那些老师感觉好像是南大,如果我记错了,也说不定”。

而选择英文系的课程需要通过一门考试,李子玲考过之后修习的是纯粹的英国文学。虽然李子玲高中学习过相关课程,但纯文学基本相当于从头开始。面对中学就开始修读英国文学的同学们,李子玲将其视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学习机会。课程要求一周阅读一本书,这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老师在一周一节的课堂上讲解出每本书的精华,传达的内容与情感让她受益匪浅。

在70年代末的新加坡,翻译学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课题较少。语言学的学术讨论相对深厚,李子玲逐渐将兴趣投入其中。在中文系,李子玲选择了文字学和一些语法课,掌握了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大二时,英文系开设了语言学的概论课。英国老师Anthea Gupta特别关注新加坡本地的语言状况,比如新加坡的英文语气词研究,李子玲作为第一届学生受这门课影响很深,收获很大。

大四攻读荣誉学位(1981年)时,中文系转至肯特岗校区,李子玲对武吉知马校园感到不舍。在她的印象中,新校园很现代,而武吉知马环境很好,像一个大花园,有一些小楼房,校园宁静安谧。值得一提的是,李子玲的荣誉学位论文仍是关于翻译,这意味着她的学术旨趣多元而不局限。大四时接受来自香港的梁元生老师的指导,李子玲试图将没有人译过的新加坡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将目光投射在本地,李子玲想为新加坡文学做出一点贡献,同时开拓自己的研究。

1982 年李子玲获荣誉学位证书

 

李子玲毕业纪念刊留影

 

全系唯一 感恩国大

毕业后身边同学多从事教育或媒体业,李子玲志不在此,她参与了国大提供的硕博项目。在找工作的阶段,国大刚好提供了名为“Senior Tutor”的奖学金,让学生留校读硕,之后保送至国外读博,然后再回校任教。但是名额并不能由学生申请,而由院系决定。李子玲迫切渴望这一机会,甚至在心里跟上帝祷告。有一天,她接到秘书电话,通知她去参加院长和主任主导的英文面试。面试持续了半小时左右,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是,“做梦的时候是用英文还是华文?”因为系里想找一个双语较强的学生,李子玲成功获得了这全系唯一的面试机会并成功留校,这样的未来发展也让当时处于弥留之际的李子玲父亲安下心来。

依循着对文学和双语的兴趣,李子玲在硕士阶段选择了比较文学的方向,研究闻一多。三年英制的硕士项目无须上课,而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三位老师对李子玲影响颇深。王润华老师是文学专家,在西方理论方面提供指导。梁元生老师中英文很强,给予美国文学理论方面的帮助。除了上述两位硕士导师,李子玲与哲学老师龚道运也有交流。龚老师会阅读李子玲的文章、介绍书籍以及阐释五四方面的课题。完成论文撰写后,李子玲将其交予王老师与梁老师批阅,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而除了毕业论文这一核心任务以外,李子玲还需担任助教。面向大一至大三的中文系学生,李子玲主要讲授翻译的课程。上课伊始,李子玲就喜欢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兴趣所在,帮助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做课题。不同于其他时间较短的硕士,李子玲在国大待了三年,适当的薪水使她没有经济压力,可以从容地研学与教学。

在攻读硕士时,李子玲便下定决心要读博。申博时因为考虑到日后在中文系的后续发展以及翻译学当时没有合适课程的现实,李子玲决定攻读语言学。面对英美两国的学校,在导师的建议下李子玲最终选择了后者。其实剑桥已经决定录取她,但英制博士无法提供课堂教学,而李子玲希望接受完善系统的语言学训练,因而她向全美语言学前十的大学递交了申请,最终入读了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

四年多的博士生涯,从头开始训练,前两年上课考试,后两年专攻论文,李子玲克服了由英制转向美制的困难。在论文选题上,导师郑锦全教授认为博士论文应该与兴趣挂钩,李子玲于是选择了《红楼梦》的语篇研究,这也为她的学术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读博期间,国大提供奖学金及薪水,但是只给了四年就要她回国大教学。因为当时国大还是有英制的博士只需要写论文的想法,不知道美制有修课、考试、念外文等要求,一般要五年才可以完成,所以李子玲自费等到读完博士学位才回到国大。

 

回校任教 关注本地

从美国回到新加坡,李子玲开始在中文系的教师生涯。既要研究又要教学,李子玲起初心情忐忑。她专心教课,教授基本的汉语课程如翻译和修辞,后来主要讲授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与话语分析。同时,她也不断摸索,逐渐适应教研并重,并找到了自己的关注重点,提倡发展本地的语言研究。她认为,“本地的语言学家,应该对本地的情况更有认识、更敏感。”

一直到现在,李子玲的学术旨趣主要分为三块:新加坡华语教育、新加坡社会语言学、语用学。2012年,李子玲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华语教育的论文,2016年开始发表方言研究的相关文章,譬如福建话、华语以及英语对潮州话的影响。关于社会语言学,李子玲近来在做小贩中心的研究,包括多元化的华人食物、简繁字体混合、依照方言拼写的英文等等,这些展现新加坡独特社会生态的语言现象让李子玲十分痴迷。小贩中心这一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让我们看到新加坡社会的独特面貌,既看到我们的传承,也看到我们的改变”。李子玲最近也与博士生撰写了一篇关于脱口秀礼貌课题的文章,涉及语用学领域。李老师也开了一门很受欢迎的通识课“会通中西:探索华语沟通艺术(Bridging East and West: Exploring Chinese Communication)”,希望通过不同专业人士分享他们会通中西的专业经验,让国大学生领悟到中文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也体会到认识语言背后的华文文化和历史的必要。

聊到中文系近年来的变化,李子玲提到了学生、教师、学科发展以及院系活动的情况。以前学生一届有一百多个,现在因为入学要求,学生少了很多。她希望更多华文好的学生能有就读的机会。以前学生主要是本地人,现在背景更加复杂,包括马来西亚、中国等,但选择中文系的学生华文能力基本都不错。中文系对学生的考核也不同,现在的平时分数很重要,发言和报告都占分数,相比其实更公平。

之前的教研师资主要来自本地或者中国,而中文系现在聘用的老师,本科学位一定要与中文有关,高级学位须在国外获得,所以师资力量很多都受到西方学术的熏陶。中文系老师的双语现在可能是全校最强,他们既可以在中文期刊发表文章,也可以向国际英文学术期刊投文,而以前的中文系更多是纯中文研究。此外,现在老师的人数也更多,每个方向至少有两三位老师。

对比以往,国大语言学有了长足发展。尽管从80年代才开始发展语言学,但现在国大可能已进入世界前十的行列。李子玲说道:“就是我们强大了很多,我们请了很多非常好的老师,他们的研究非常出色,也培养了很多很好的学生。所以在声誉上,新加坡的语言学已经是蛮著名的了。”

教研之外,李子玲也很喜欢中文系举办的活动。“我觉得只有中文系才有这种人情味,还有注重这些季节或者节日的一个风俗。”她提到,全校只有中文系有教师节、中秋节、春节的庆祝活动,在疫情前会有表演、游戏以及聚餐交流的机会。另外,现在中文系经常举办田野考察与学术讲座,实地考察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现实体验,数量更多课题更广的讲座也让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能够扩展自身的视野,丰富了他们在国大的生活。

 

编者按:李子玲老师除了在我系任教多年之外,也长期担任副主任一职。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