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程强校友访谈

刘程强(国大中文系第一届毕业生):曾任工人党秘书长、曾任后港区国会议员、阿裕尼集选区国会议员、勿洛蓄水池-榜鹅区国会议员。

 

原就读于政治系的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先生几经波折后,转入了南大中文系升读荣誉学位。问及为何会报读中文系,刘先生仅以“兴趣”两字概括:对于中国文学、历史、思想等方面的兴趣。

文学方面的兴趣,当然体现在其毕业论文,即关于“王孟并称说”的研究。师从王润华教授,回忆起撰写论文的过程时,刘先生频频说了数次的“压力大、压力大”,尤其是想起搜集资料的过程,更是令他记忆深刻。虽是“写的很辛苦”,但“在无形之中却是教育了我不少”,相信刘先生的经历能够引起诸多学子的共鸣。

“我很深刻的印象就是上王叔岷老师的课——《庄子》。”这是问及令他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课时,刘先生不假思索,立即答出的。“我对《庄子》这门课本身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它非常的玄⋯⋯也许现在并不完全记得那些古文的内容,但是那种观念、那种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为人跟我处事的方法。”当然,除了《庄子》所具有的魅力,“老师本身的讲解、风格也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说起同年之间的交往,刘先生认为是一种“臭味相投”,因为中文系的学生“受到不同价值观跟哲学的熏陶”,彼此间所散发出的是一种“抽象的但也是独特的气质”。就是因为这种气质,方使中文系的学生显得有些“笨”,因为我们不以功利为主,而是着重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熏陶”,达到一种超功利、超物质的精神境界。最后,刘先生也风趣地补充了一句:相信如果是为了追求功利,那就不会报读中文系。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价值观”是一个一直被强调的词。它不仅仅是个人,也不单是所有中文系学生的价值观,而是整体社会、国家应有的价值观。“做人必须要有信用,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第二,待人以诚。最后,能够做到问心无愧。”这是刘先生个人所看重的价值观。然而,当“社会把钱的价值跟地位看成最重要的一点,太着重功利,那这就失去了平衡”,也因此产生了矛盾。“当然钱是要赚,但在怎样的一个基本原则下,去赚应该赚的钱、去发展应该发展的事业、去取得应该夺得的成功,这背后一定要有基本的人性跟社会的价值观,才能够维持社会的可持续性,保持平衡。”

“中文系的独特性,在于培养她的学生的素质跟特质,并能够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中华文化原本就有的一种气质和气概”,而在刘先生看来,这也“能够成为社会的一种因素,构成社会的风气与气质”。“毕业自中文系的学生以后有可能去教书,有可能去报馆,有可能是文化工作者,所以中文系的学生很多还是从事文化传承的工作。所以中文系的学生如果没有这个文化的根基与价值观,这个文化就无法传承下去。”这点无疑是中文系除了学术以外,对于学生的一种培养与传承。

最后,谈及中文系未来的挑战,刘先生认为除了面对我国不断下降的中文水平,中文系也应该思索如何去“鼓励有潜能的学生踏入研究的道路、走向学术,传承独特的新加坡中文系文化”。显然,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新加坡人本身没办法成为中文系的骨干份子”,抑或甚至是“中文系有一天自动消失或名存实亡,因为那将是新加坡的一大悲哀,也更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大时代的传承——南洋大学”。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