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中文系校友会简介

国大中文系虽然自其前身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而1980年两者合并以来,培育了一批批于教育、文化、媒体、商界乃至政界等领域皆多所建树的中文精英,然而国大中文系校友会的正式成立却迟至2001年才落实。当年3月30日,国大中文系在海皇歌剧院举办了中文系校友千禧年联欢晚宴,让约六百多名包括了前南大、新大和国大中文系的毕业校友首次共聚一堂,并见证筹组校友会的筹委会之成立。筹委会主席为李志贤博士,委员包括陈桂月博士、苏小妹、郭惠芬、徐艰奋、符传丰、林纬毅、许齐雄、吴福焕、王白安、沈俊平及陈世雄。

校友会的成立宗旨是凝聚与延续校友同窗之谊,加强校友与师长、在籍学弟学妹和母校的联系,为各个领域的校友提供一个广泛的联系网络,促进沟通和交流,为所有会员创造福利。有鉴于此,除了例常性地召开常年会员大会,而执委也受邀出席国大、国大校友俱乐部或国大中文系的部分活动如毕业典礼、校友会聚、春节团拜之外,自成立至今的这十年来,历届执委会在策划活动时,都以校友之一般需要、喜爱和品味为考量,尽可能为校友及其家眷提供各类文教、康乐和消闲节目。今略记取其中一二。

2002年3月,出版第一期会讯,内容包括执委会选举消息、首次会员大会会务报告、会员个人信息等。这一年也与海南会馆联办了两场文化讲座:苏小妹老师主讲的“幼儿教育”与梁文福博士主讲的“文学与音乐”,获公众人士踊跃出席。

2005年1月,邀请杰出校友王昌伟博士与在籍学生及校友分享其在哈佛大学求学的经验。同年,与中文系、亚洲研究学会及东南亚研究院合办五四运动86周年纪念研讨会,邀请来自台湾、马来西亚和本地的学者出席讨论。

2006年,校友会组织了一支四人访问团前往吉隆坡,与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会谈,以期加强合作联系。

2007年8月6日,校友会主办了一个主题为“读中文系,能干什么?”的讲座,邀请任职于联合早报的资深记者李慧玲畅谈记者生活的苦与乐,让大家了解记者的生涯,希望对有志于报业及传媒事业的同学有所启发。

2008至2009年,校友会与国大中文系联办了“翻译与通译”讲座,邀请资深法庭通译专家李成业主讲。同时,校友会也协助中新集团举办“新中国际音乐比赛”。

2009年7月11日,中文系举行了“国大中文系校友会名誉会长委任仪式暨校友会资助中文系学术活动与研究计划发布会”。仪式由校友会第四届会长李永乐博士和中文系黄贤强系主任共同主持。当时,黄贤强系主任颁发委任状给三位校友会名誉会长——傅长春集团董事主席兼总裁傅春安先生、Avitra Aviation Group执行主席吴一贤先生与星雅集团执行主席吴学光先生,并正式对媒体与师生宣布这三位名誉会长捐助13万新元资助中文系师生多项学术活动的消息。从这笔资助金受惠的对象与项目包括学生方面的出国交流计划、北大国大硕士双学位课程和国外文史田野考察活动,以及系里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出版学术论著和进行研究群活动等的经费。在发布会上,已于早前一个学年获资助完成的“中国地方史”和“东南亚华人专题研究”这两个课程分别到中国与北马进行的文史田野考察团,也各派出代表总结报告考察的行程和收获。中文系师生踊跃出席了仪式,三位荣誉会长从容风趣又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企业界前辈对中文系学生于沟通中西文化、拓展经贸交流之角色的期望。

同样在2009年,11月13-15日,校友会与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及南洋客属总会一同协助国大中文系举办“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大楼AS 7举行,约有八十多位来自两岸三地、美国、澳洲、日本、马来西亚和本地等国家地区的学者出席了这个大型的国际学术交流会。

2010年2 月6 日,校友会与国大中文系及联合早报新汇点联合举办公开讲座,邀请《蜗居》编剧六六主讲“从‘蜗居’看人生的理想与现实”,获得公众的热烈反应,现场爆满,许多有意参加者皆报名不果。讲座由系友周兆呈博士主持。

2011年上旬,林新达先生接任第五届会长。适逢校友会创立十周年,执委会特于10月14日设宴于新加坡港丽大酒店,邀请了历届校友、母系退休和在职老师,以及社会贤达约三百余人齐聚一堂,同欢共庆。翌日,又在国大校园内举行“文学与文字的交响——中文的魅力”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主讲嘉宾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潘丽珠教授、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副院长陈志锐博士和语文专家汪惠迪先生。三位国际知名学者精彩的演讲,让与会的三百余名大专学府、初级学院师生和中文系校友获益匪浅。

2013年是中文系创立60周年,校友会也参与了庆祝活动。在9月份举办的教师节庆祝会上,特邀校友会副会长符传丰先生(德明政府中学的现任校长)、校友刘俊明先生(文珠中学现任校长)和校友许恒娴小姐(锦文中学华文老师)在会上和学弟学妹分享他们在教学生涯中的心得与体验。11月9日母系在国大毕业生协会俱乐部设家宴30席,校友会的三位名誉会长傅春安先生、吴学光先生和吴一贤先生慷慨赞助晚宴所有经费。

跳至工具栏